“达梅克佛塔是鹿野苑最大、最醒目的建筑,其宏伟的圆柱形结构装饰着笈多时期独特而复杂的雕刻,默默见证着佛教在地球上的最初萌芽。”

达梅克佛塔 (Dhamekh Stupa) 是佛教最重要的四个圣地之一,被称为**“八大圣地”,与佛陀的生平直接相关。这座佛塔是为了纪念佛陀仙人坠处鹿野苑**(今称鹿野苑)向五比丘(五位苦行僧)首次宣讲《法轮常转经》的精确地点。这次初次布道标志着佛法传播的开始,并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僧侣——阿若·憍陈如的受戒,从而首次圆满了佛、法、僧三宝。

鹿野苑位于瓦拉纳西(一个重要的印度教宗教中心)东北约8公里处。在佛陀时代,鹿野苑是摩揭陀王国的一部分。“鹿野苑”这个名字被认为源自“Saranga + Natha”,意为“鹿之主”,这与它的古称**“仙人坠处鹿野苑”或“Rishipatana Mrigadaya”(巴利语:Isipatana Migadāyavana)相符,后者意为“仙人居住的鹿园”**。这个名字反映了该地区在古代宁静自然的风貌。

达梅克佛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时期(约公元前268-232年),他被认为是这座佛塔最初的建造者,以纪念这一重要事件。我们今天看到的达梅克佛塔的现存结构主要建于笈多王朝时期(约公元5世纪),这是印度艺术和建筑的黄金时代。达梅克佛塔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规模或年代久远,更在于它是**“见法”**(Dhamekh意为“见法者”)的象征,以及至今仍在流传的佛教教义的开端。

达梅克佛塔由砖石建造,呈宏伟的圆柱形,高约43.6米(143英尺),直径约28米(92英尺)。佛塔底部装饰着精美复杂的雕刻,图案包括几何图形、花卉图案和鸟类,其间点缀着婆罗米文字。这些雕刻是笈多时期艺术的杰出范例,展示了那个时代精湛的工艺。

-------------------------------------------------------------------

佛陀时代的鹿野苑

在佛陀时代,鹿野苑或仙人坠处鹿野苑,是一个动物的庇护所,也是苦行僧和隐士的清修之地,他们在此修行苦行和瑜伽以求达到梵天(根据奥义书的信仰)。正是在这里,五比丘在悉达多太子放弃极端苦行后离开了他,来到这里继续苦修。

佛陀证悟后,来到鹿野苑宣讲他的初次说法,使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在仙人坠处鹿野苑度过了第一个雨季安居。在此期间,他又获得了45位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是耶舍和他的44位同伴,包括耶舍的父亲、母亲和妻子。他们听闻佛陀的教法,成为世界上第一对皈依三宝的优婆塞优婆夷。因此,在佛陀于仙人坠处鹿野苑的第一个雨季安居期间,世界上共有60位阿罗汉,以及佛陀本人。

此外,鹿野苑也是佛陀在第一个雨季安居后,宣布派遣第一批弟子弘扬佛法的重要地点(据信与初转法轮的地点——达梅克佛塔是同一个地方)。《相应部·有偈品》中记载了这段话:

“诸比丘,你们为多数人的利益,为多数人的幸福,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为天人、人类的利益、饶益和幸福而游行。诸比丘,你们两人不要走同一条路。诸比丘,你们应当宣说初善、中善、后善的法义,宣说具有义理和文句、完全清净圆满的梵行。”(《相应部·有偈品·第二次束缚经》第5)

由于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鹿野苑从那时起成为佛教的第一个象征性中心。佛陀在派遣弟子弘法后离开鹿野苑,三藏中没有记载当时在鹿野苑修建大型寺院或建筑。这表明,大规模的建筑可能是在佛教在摩揭陀王国站稳脚跟并繁荣昌盛之后才开始的。

-------------------------------------------------------------------

佛陀涅槃后

佛陀涅槃大约300多年后,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佛陀宣讲初转法轮及其他教法给五比丘的区域,以及佛陀的香室(Gandhakuti),在仙人坠处鹿野苑的这些地方,都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新增佛教建筑,以作为佛陀的纪念场所。这些佛教遗址在笈多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中国旅行家玄奘(Hiuen-Tsang)在公元600年左右游历时曾记载:“有1500名僧侣常驻,一座约100米高的佛塔,带有狮子柱头的石柱,以及许多其他奇迹。”

然而,当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后,这些佛教遗址最终被废弃。直到斯里兰卡佛教复兴主义者阿那伽利卡·达摩波罗开始修复它们,鹿野苑才再次获得重视。印度政府后来的修复工作一直持续至今,使鹿野苑成为全球佛教徒重要的朝圣目的地。


其他重要朝圣地和鹿野苑的古代遗址

如今,鹿野苑的朝圣区域已大部分被挖掘出来,揭示了曾经繁荣的佛教建筑的显著遗迹:

  • 耶舍佛塔 (Yasa Stupa): 佛陀遇见耶舍的地方,耶舍后来成为世界上第六位阿罗汉弟子,他的父亲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优婆塞(在家信徒)。

  • 法王塔遗址 (Dharmarajika Stupa foundation): 佛陀宣讲《无我相经》的地点,也是佛陀舍利曾被供奉的地方。

  • 根本香室 (Mulgandhakuti Vihara): 佛陀在第一个雨季安居期间居住和禅修的个人居所。

  • 阿育王柱残骸 (Remains of Ashoka's Pillar): 现已断裂成五截,这根柱子最初高约70英尺,顶部有一个著名的四狮柱头。这个四狮柱头在破坏中幸存下来,现由印度政府保存在鹿野苑博物馆,并被用作印度国徽。此外,阿育王在狮子柱头下方刻的铭文**“真理必胜” (Satyameva Jayate)** 已被采纳为印度国家座右铭

在特殊的节日或季节,鹿野苑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着游客和佛教信徒前来参与,例如礼拜仪式和宗教庆典,让游客体验神圣的氛围和深厚的信仰。

该地也适合寻求精神功德的佛教朝圣者、对早期佛教历史感兴趣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以及希望体验印度丰富文化和艺术遗产的普通游客。

如果您希望体验和了解佛教的起源,并欣赏充满故事的古老建筑,那么鹿野苑的达梅克佛塔是您旅程中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如何前往
  • 乘飞机: 最近的机场是瓦拉纳西国际机场 (VNS),距鹿野苑约25-30公里。从机场可乘坐出租车或嘟嘟车前往鹿野苑。

  • 乘火车: 最重要的火车站是瓦拉纳西枢纽站 (Varanasi Junction - BSB),该站连接印度各大城市。从车站可乘坐出租车或嘟嘟车前往鹿野苑。

  • 乘公路: 您可以乘坐私家车、租车或公共巴士从北方邦附近的主要城市前往。


旅行建议
  • 最佳参观时间: 最好在**凉爽的月份(10月至3月)**参观达梅克佛塔,此时天气宜人,适合观光。

  • 着装要求: 由于是圣地,请着装端庄得体(遮盖肩膀和膝盖)。

  • 鞋履: 进入某些圣地前可能需要脱鞋。

  • 安全: 请注意个人物品安全,并严格遵守现场的规章制度。

  • 宁静: 这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请保持冷静的举止,尊重宁静的氛围。


门票费用:

  • 详情: 通常,进入达梅克佛塔建筑群及其周边区域需要支付少量门票。目前,外国游客约为100印度卢比,印度国民约为20印度卢比。建议在现场或官方旅游网站查询最新信息。请注意: 游客不允许直接进入佛塔内部。

开放时间:

  • 详情: 每日开放,通常为上午7:00至下午5:00

达梅克佛塔

分享

萨拉那塔分区,婆罗那西县,北方邦,221007 Map

清单 0 审查 | 艺术与风俗,景点,考古遗址

จ.7.00 - 17.00
อ.7.00 - 17.00
พ.7.00 - 17.00
พฤ.7.00 - 17.00
ศ.7.00 - 17.00
ส.7.00 - 17.00
อา.7.00 - 17.00

25

管理你的旅行

Delete

所有评论

(清单 0 审查)

附近的地方

萨尔纳特巨型佛像 萨尔纳特 萨尔纳特巨型佛像 萨尔纳特 (清单 0 审查)

ห่าง 0.45 กิโลเมต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