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佛陀时代的重要寺院是佛陀度过雨季安居次数最多的地方(19次),也是许多重要故事和佛经的诞生地。”
祇园精舍 (Wat Chetawan Mahawihan) 在佛教史上是一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寺院。它位于舍卫城 (Savatthi),地处古拘萨罗国都城之外,即现在的印度境内。这座寺院由阿那他频提迦 (Anathapindika) 居士(舍卫城一位富有的慷慨商人)建造,他以巨额的18俱胝(一种古老的货币单位)购得“祇陀太子园”,将其供养给佛陀。
祇园精舍在当时是佛教传播的核心重镇。它是佛陀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共度过了19个雨季安居。佛陀的长期驻锡使得大量重要的故事和佛经在此地诞生并被记载于佛教经典之中。
祇园精舍内的重要地点
-
根本香室 (Mulagandhakuti) 这是佛陀的私人住所。佛陀在此持续不断地向天神和人类宣讲佛法。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阿那他频提迦居士以及许多高阶天神都曾频繁到访此地,聆听佛陀在根本香室的教诲,这在众多佛经中都有详尽记载。
-
圣弟子精舍群 (Residence Quarters of Noble Disciples) 由于佛陀在祇园精舍居住了19个雨季安居,许多重要的圣弟子也在此地居住并协助佛陀弘法。这使得祇园精舍成为佛陀时代佛教传播最重要的中心。在该区域内,可以找到许多阿罗汉(觉悟者)的住所遗址,包括舍利弗、尸婆利长老、摩诃迦叶僧伽跋吒耆利、鸯掘摩罗、目犍连、优波离和阿难等。
-
阿难菩提树 (Ananda Bodhi) 这是祇园精舍内一棵神圣吉祥的树。它是菩提伽耶(佛陀成道之地)原始菩提树的一棵树苗。目犍连通过神通从菩提伽耶带来了树种,阿那他频提迦居士遵照佛陀的意愿,并在阿难(佛陀的侍者)的建议下将其栽种。佛陀经常在此阿难菩提树下整夜禅修。
祇园精舍发生的重大故事和佛经
祇园精舍是许多关键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佛陀宣讲众多重要佛经的地方:
-
个人故事: 例如鸯掘摩罗(从杀人犯改邪归正)的故事;波吒左罗长老尼(失去一切却证得解脱)的故事;吉萨瞿昙弥长老尼对无常的理解;阿那他频提迦居士的阿萨底萨供养(前所未有的供养);佛陀亲自照料生病比丘的故事;婆罗门侏沙迦(布施衣物的故事);佛陀预言波斯匿王的16个梦境;恶女迦利耶的故事;以及旃遮摩那婆和提婆达多被大地吞噬的事件。
-
主要佛经: 佛陀曾在此寺院宣讲大量重要的佛经,其中包括吉祥经、幢顶经、十法经、六和敬法经、蛇经、慈经、祇园论经、法性常住经、阿槃那伽经、无上经、力经、道品分析经、世间八法经、十庇护法经、第一之果报经、精进经、根经、非圣法经和善人法经等。
如今的祇园精舍虽然只剩下古老的遗址,但它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良好保护和修复。它仍然是世界各地佛教徒前来朝圣并缅怀佛陀教诲的重要圣地。
如何前往
-
火车: 最近的火车站是巴尔兰普尔火车站 (Balrampur Railway Station),距离舍卫城约17公里。从那里,您可以乘坐出租车或自动人力车前往祇园精舍。
-
汽车/出租车: 舍卫城与附近主要城市之间有良好的道路连接。您可以乘坐私家车或从北方邦的大城市(如勒克瑙、戈勒克布尔或瓦拉纳西)乘坐出租车直达。主要高速公路将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乘车旅行还可以灵活地参观附近的其他景点。
旅行建议
-
参观宗教场所时请着装得体(衣物应遮盖肩膀和膝盖)。
-
请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因为天气可能相当热。
-
请为考古遗址的环境做好准备,可能会有灰尘和不平坦的地面。
-
建议在旅行前研究祇园精舍的基本信息和重要故事,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门票:
-
印度公民:25 卢比
-
外国公民:300 卢比 (注:虽然有些资料显示免费入场,但多个旅游网站列出了这些费用,与印度考古调查局(ASI)管理的其他古迹一致。建议抵达时再次确认。)
开放时间: 上午 06:00 - 下午 06:00 (每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