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隆他尼蒂帕拉特尼米特寺是一座城市中的森林寺院,受到鲁昂普·提尔·蒂塔莫法师的弟子和信徒尊敬。寺内最著名的是大型佛舍利塔,其造型类似古代的塔南容器(用于存放佛舍利)。”
乌隆他尼蒂帕拉特尼米特寺,又称瓦班吉克寺,位于纳莱素旺路与阿萨瓦米特路交叉口的东南角。该区域被称为“库姆·班吉克”,是社区精神中心,也是居民进行供奉、礼佛和佛教仪式的重要场所。
寺院起源于原本寺院外围的区域,过去这里曾是班吉克社区居民的民宅和小祠堂。随后,蒂普女士(警察少校夫人)与库恩拉特·基班哈尼少校及社区居民合作,于1930年(佛历2473年)捐赠土地建立修行所,由阿赞·乔特担任首任住持。
第一座乌波索(本堂)于1936年(佛历2479年)建成,但尚未举行帕塔西玛(界限定仪式)。1948年(佛历2491年),库恩拉特·基班哈尼少校及居民首次获得批准举行庆典及帕塔西玛仪式。
后来,由于旧乌波索年久失修,当时的住持鲁昂普·提尔·蒂塔莫法师发起建造新乌波索,并于1990年(佛历2533年)完工。卢克·尼米特(圣土埋置)仪式于1990年4月14日举行。新乌波索为二层水上结构,建筑精美,成为寺院的象征。
寺院内部宁静宽敞,大树成荫,拥有大型佛像和结合泰式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适合修行及举办主要佛教节日,如卫塞节、玛格布查节和入佛节。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巴恩鲁姆社区及乌隆他尼的精神中心。
乌隆他尼蒂帕拉特尼米特寺也是禅修传承中心,鲁昂普·提尔法师的教导强调简朴、正念与深入禅修,为僧侣和信徒提供修行场所。
新乌波索融合了素可泰与大城王朝风格,建筑庄严宏伟。主要佛像面带微笑,象征和平与慈悲。
重要建筑物包括:
-
塔南型佛舍利塔 – 模仿古代佛舍利容器
-
双巨魔像(萨拉·雅克·库) – 古老讲堂前守护的两尊巨魔
-
比汗·科特 – 安置多尊佛像,为修行提供空间
目前,寺院兼作修行场所,传承佛教简朴和清净的教义。
如何前往
- 自驾车: 按照地图前往交叉路口,寺院内设有停车场
- 公共交通: 市区出租车和本地交通均可到达,位置易找
旅行建议
-
参观乌波索及禅修区时,请穿着整洁得体,遵守礼仪
-
供奉或修行相关信息可直接向寺院咨询
-
建议早晨或傍晚参观,以享受舒适气温和安静环境
-
主要节日期间,可与众多信徒一起体验文化活动
入场费
- 免费
开放时间
- 每日 08:30 –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