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廊磨喃府重要的历史与考古学习基地,从史前时期到陀罗钵地王国时期及澜沧王国时期都有遗迹,展示了古代人类长期的定居和社会演变。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古代聚落的生活痕迹与文明发展。”
班骨广索考古遗址,又称“农坤冈”,位于廊磨喃府农桑县班廷村普考山东麓。当地村民在农作过程中发现大量人类遗骸与陶器,引起关注。自 1974 年起,泰国艺术局开始进行系统性调查与发掘,并将此地列为国家级考古遗址。
考古发掘揭示了多层文化沉积,显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持续活动。特别是在史前时期,发现了与班清文化相近的早期农业定居社会遗迹。典型遗物包括仰卧葬的人骨,随葬品有大量装饰品与日常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色几何图案陶器“红绘陶 (Red-on-buff)”,是泰国东北青铜时代的文化象征。
此外,还发现了青铜饰品、石手镯、珠子,以及用于铸造青铜斧的砂岩模具,证明当时人们具备金属制造技术,而不仅仅依赖外来贸易。较浅层土壤中还出土了铁器,显示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更有来自陀罗钵地时期与澜沧王国时期的遗物,证明该地区数千年来一直是重要的定居点。
如今,班骨广索遗址设有地方博物馆,部分出土文物在此展出,成为学生、研究者及历史爱好者的重要学习中心,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伊森地区文明的根源。
如何前往
-
自驾:走国道 2146 号公路(廊磨喃府 – 农桑线),约 36 公里,在班农汶转右,再行驶约 7 公里即可到达遗址。
-
公共交通:乘坐廊磨喃府 – 农桑的巴士,下车后可换乘双条车或摩托车出租进入村庄。
旅行建议
-
若团体参观,建议提前预约或联系相关部门。
-
请穿着得体,适合步行参观遗址。
-
未经允许请勿触碰或移动展示的文物。
-
建议携带饮用水和防晒用品。
门票
- 暂无明确票价,请在出行前向当地相关部门咨询。
开放时间
- 无固定开放时间,建议出发前与地方管理人员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