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寺庙由少将克洛姆·鲁昂·普拉查克·西尔帕科姆于1893年(佛历2436年)在乌隆他尼市建立时建造。”
瓦马契米马瓦寺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乌隆他尼城市建立之前。原先名为“农马克康寺”的废弃寺庙,当地传说称,有一座巨大的红土塔建在马克康树桩上,并供奉着一尊白色的那伽护法佛像。
1893年(佛历2436年),城市建立时,少将克洛姆·鲁昂·普拉查克·西尔帕科姆下令重建这座废弃寺庙,并赐名“瓦马契米马瓦寺”。
瓦马契米马瓦寺为普通类型的三级皇家寺院,被视为乌隆他尼的重要象征寺庙。龙婆纳,即原本的白色那伽护法佛像,安置在主要毗庵内。如今寺庙为原佛像建立了保护结构,被视为城市的护佑佛像,也是寺庙的重要象征。
寺庙内值得关注的建筑及景点包括1942年(佛历2485年)建造的乌波索(法堂)、供奉龙婆纳的泰式毗庵、佛陀诺拉西·马哈穆尼像及佛陀瓦西像。这些建筑不仅美丽,同时也是当地社区宗教及文化活动的中心。
从历史上看,瓦马契米马瓦寺是乌东地区重要的佛学教育中心,致力于传播宗教知识和文化。寺庙开展包括讲经、诵经、传统仪式及宗教教育等多种活动,以提高人们对佛教教义及地方传统的理解。
寺庙位于乌隆他尼市中心,可通过私家车或公共交通轻松到达。寺庙附近有省政府大楼和乌隆他尼法院等公共机构。建议游客保持安静、表现尊敬,并穿着适当服装以尊重寺庙的传统和神圣性。
如何前往
- 私家车:寺庙位于乌隆他尼市中心,可沿乌敦杜西迪路前往。寺庙附近有政府办公机构。
- 公共交通/本地交通:游客可使用当地出租车、嘟嘟车或市内公共交通,寺庙位于市中心,广为人知。
旅行建议
-
瓦马契米马瓦寺隶属于大尼迦雅派的三级皇家寺庙,历史上是乌东地区重要的佛学教育中心,参观时应保持安静,表示尊重,并着装得体。
-
建议清晨或上午参观,以避开人群,并有足够时间仔细欣赏建筑和佛像。
-
对历史和艺术感兴趣的游客,可携带笔记本或相机记录毗庵和佛像的细节。
-
在毗庵内部和冥想区避免喧闹,尊重场所。
-
可参与讲经或诵经等宗教活动,体验泰国文化和传统习俗。
-
慢慢行走,仔细观察建筑细节,以充分欣赏佛像和建筑。
-
拍照时注意不打扰周围环境及其他游客。
-
参观前查看地图和导览牌,可让行程更顺畅。
门票
- 免费
开放时间
- 每天开放,通常从清晨至傍晚。建议参观当天核实各建筑物的具体关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