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农布阿兰普省最重要的宗教和历史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以攀登象征性的621级那伽阶梯,欣赏洞口的大型佛像,并探索充满奇特岩石的宽敞洞厅。此外,这里也是地方传说“南芳红”的重要场所。”
瓦特塔姆艾拉旺位于巴帕印普朗村,旺通乡,那汪县,属于达玛育特派。除了作为一座宁静和平的寺庙外,这里还有农布阿兰普省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艾拉旺洞穴。
艾拉旺洞穴的历史尚不明确,没有确切的发现者记录。根据传说,大约在公元1563年(佛历2106年),兰沙王国的柴耶切塔提拉特王带领军队对抗缅甸的洪瑟瓦底王,但遭到失败。王与将领及百姓向西撤退,寻找安全的藏身之处。他们到达帕旺山脉,在现今的艾拉旺洞穴区域驻扎了一半军队,以便重新集结力量、训练士兵并储备战争所需的物资。
几个世纪后,受人尊敬的僧侣法尊·帕拉德·范·帕雷斯科在洞穴进行修行,认为这里适合修行。信徒们的支持下,1969年12月10日建成寺庙,最初称为瓦特塔姆昌或瓦特帕塔姆昌。随后,信徒在洞口阶梯下建造了神话象艾拉旺雕像,从而寺庙与洞穴被命名为现今的瓦特塔姆艾拉旺与艾拉旺洞穴。
以前前往洞穴相当困难,需要攀爬山坡,但1975年,由捐赠者资助建造了621级弯曲水泥阶梯。洞口有一尊大型佛像,名为佛陀柴西摩诃牟尼三世洛迦那,建于1976年,由瓦特帕西摩哈塔特的索姆戴特法·摩哈威拉翁命名。佛像前的平台可欣赏自然美景。洞内宽敞的大厅中布满壮观的钟乳石与石笋,同时也是“南芳红”传说的发生地。
如何前往
-
自驾:从农布阿兰普市出发,沿210号国道(农布阿兰普–雷)行驶约60公里。到达13公里标志处右转,再行驶约3公里即可到达洞穴。
-
公交:从农布阿兰普市乘坐公交车到那汪县,再换乘当地交通前往瓦特塔姆艾拉旺。
旅行建议
-
穿着适合登山和爬阶梯的舒适衣物和鞋子
-
攀登时准备足够的饮用水
-
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
门票
- 免费
开放时间
- 每天 08:30 – 15:00